电影<最后的武士>好看吗?求大家的主观影评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7 05:18:23

最近失去了一个兄弟,心里非常的沮丧。现实的生活中诱惑太多,太多的人为了一些自私的目的或儿女情长舍兄弟情谊于不顾,这固然无可厚非,但是也让人十分伤感。
  下午,看了阿汤哥的《最后的武士》,被感动的一塌糊涂,被友情、也被理想。事实上,我对日本人怀着非常矛盾的心理,一方面,由于二战而对其异常反感,另一方面,日本的文化确实有很多让人向往的地方,这并不是因为我爱日本文化,因为那其中的精髓尽从我们而来。文革加上后来的改革开放,中国的传统在北方已经荡然无存(可能香港和台湾还保留了一些),只留下近乎迷信的行为,一国的精神渊源要看别国的作品才能体现,想起来就tmd不舒服。《英雄》和《天地英雄》都试图做着振兴,但处处流于形式,张艺谋的眼界也越来越小,不清楚《十面埋伏》和《无极》能做到什么地步。
  扯远了,回到片子,《最后的武士》说的是一个美国的军官内森怀着对战争的痛苦回忆来到日本,帮助明治政府训练新军;另一方面,森胜元(皇辅)作为代表武士道传统的最后支柱,带领旧式军队实行兵谏,对抗实用洋枪洋炮的新军。一次战斗中内森被俘,被森胜元带到了自己的大本营,并在那里接受了武士道的精神转而投入敌方。在最后的决战中,武士方全军覆没,内森则归隐山林。
  幕末和明治时代,武士阶层已经没落了。作为领主的家臣,武士随着幕府的倒台也沦为为人卖命的浪人。而森胜元做的,就是要维持菊花与刀的统治,并劝谏明治不要接受不平等条约。与前者,他所做的应该算是逆流而动,最终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,与后者,他的死也改变了明治的抉择。内森在捧着森胜元的剑跪在天皇面前时,明治问内森:“他死的时候你在他身边嘛?”“是的。”“那你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?”“不,陛下,我会告诉你他是怎么活着的。”
  内森加入叛军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的原因,他在美国参加了对印第安人的战争,参加了对妇孺的屠戮,为此,当他来到森胜元的村子,看到那里恬淡的生活后,才决定用剑保卫这一切。另外一个原因,可能是他与森胜元英雄相惜。我不清楚女人之间的友情,也许家庭才是第一位的,但我深以“妻子如衣裳,兄弟如手足”的话为然,这也许就是《天地英雄》里那几个兄弟放弃小家毅然跟随着校尉李的原因。“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”,信义二字做为立命天地的根本早就被人踢到九霄云外了。
  说起渡边谦一扮演的森胜元,让人对国内的影视圈